漢語拼音
BuLuoFenHuanShiJiaoNang(FenBiDe)
成份
本品每粒含主要成份布洛芬0.3克。輔料為:糖、淀 粉、硬脂酸、聚乙烯吡咯烷酮。
產品介紹
用于緩解輕至中度疼痛如:關節痛、肌肉痛、神經痛、頭痛、偏頭痛、牙痛、痛經,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發熱。
用法用量
口服,成 人一次1粒,一日2次(早晚各一次),兒童用量請咨詢醫師或藥師。
不良反應
1.少數病人可出現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便秘、胃燒灼感或輕度消化不良、胃腸潰瘍及出血、轉氨酶升高、頭痛、頭暈、耳鳴、視力模糊、精神緊張、嗜睡、下肢水腫或體重驟增。
2.罕見皮疹、蕁麻疹、瘙癢。極罕見嚴重皮膚過敏反應、剝脫性皮炎、史蒂文斯-約翰遜綜合征( Stevens Johnson Syndrome)或大皰性皮膚病如多形性紅斑和表皮壞死松解癥。
3.罕見過敏性腎炎、膀胱炎、腎病綜合征、腎乳頭壞死或腎功能衰竭,尤其注意在長期使用時通常伴有血清尿素水平升高和水腫,罕見支氣管痙攣。
4.有腸道疾病如潰瘍性結腸炎和免隆氏病既往史者,有可能加重病情。
極罕見造血障礙(貧血、白細胞減少癥、血小板減少癥、全血細胞減少癥、粒細胞缺乏癥。
5.初始癥狀為發熱、咽喉痛、淺表性口腔潰瘍、流感樣癥狀、重度疲勞、出現原因不明的瘀傷或出血)可肝病。
6.極罕見嚴重過敏反應,癥狀包括:面部、舌和咽喉水腫,呼吸困難,心動過速,低血壓(過敏反應,血管性水腫 或休克)。
7.用非甾體抗炎藥治療,有出現水腫、高血壓和心力衰竭的報道。
8.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,(如系統性紅斑狼瘡、混合性結締組織病)布洛芬治療間有發生無菌性腦膜炎癥狀的個別案例,如頸強直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、發熱或意識混亂。
禁忌
1、對其他非甾體抗炎藥過敏者禁用。 2、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。 3、對阿司匹林過敏的哮喘患者禁用。 4、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或嚴重心力衰竭者禁用。 5、正在服用其他含有布洛芬或其他非甾體抗炎藥,包括服用已知是特異性環氧化酶-2抑制劑藥物的患者禁用。
注意事項
1、本品為對癥治療藥,自我用藥不宜長期或大量使用,用于止痛不得超過5天,用于解熱不得超過3天,如癥狀不緩解,請咨詢醫師或藥師。 2、本品最好在餐中或餐后服用。 3、對本品及其他解熱、鎮痛抗炎藥物過敏者禁用。過敏體質者慎用。 4、第一次使用本品如出現皮疹、粘膜損傷或過敏癥狀,應停藥并咨詢醫師。 5、必須整粒吞服,不得打開或溶解后服用。 6、不能同時服用其他含有解熱鎮痛藥的藥品(如某些復方抗感冒藥)。 7、服用本品期間不得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。
藥物相互作用
1、本品與其他解熱、鎮痛、抗炎藥物同用時可增加胃腸道不良反應,并可能導致潰瘍。 2、本品與肝素、雙香豆素類(如華法林)等抗凝藥同用時,可導致凝血酶原時間延長,增加出血傾向。 3、本品與地高辛、甲氨蝶呤、口服降血糖藥物同用時,能使這些藥物的血藥濃度增高,不宜同用。 4、本品與呋塞米(呋喃苯胺酸)同用時,后者的排鈉和降壓作用減弱;與抗高血壓藥同用時,也降低后者的降壓效果。 5、布洛芬與氨基糖苷類、糖皮質激素、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、環孢霉素、利尿劑、鋰、喹諾酮類藥物、齊多夫定、選擇性5-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聯合使用已有相互作用的報道,應慎用或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 6、如與其他藥物同時使用可能會發生藥物相互作用,詳情請咨詢醫師或藥師。
藥理毒理
本品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, 具有鎮痛、解熱和抗炎的作用。且為緩釋劑型,可使藥物在體內逐漸釋放。每服用一次,可持續12小時止痛。
藥代動力學
口服易吸收,與食物同服時吸收減慢,但吸收量不減少。與含鋁和鎂的抗酸藥同服不影響吸收。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9%。服藥后1.2~2.1小時血藥濃度達峰值,用量200mg,血藥濃度為22~27g/ml,用量400mg時為23~45g/ml,用量600mg時為43~57g/ml。一次給藥后t1/2一般為1.8~2小時。服藥5小時后關節液濃度與血藥濃度相等,以后的12小時內關節液濃度高于血漿濃度。本品在肝內代謝,60%~90%尿排出,100%于24小時內排出,其中約1%為原形物,一部分隨糞便排出。